《中國汽車史話》連載



第三期規劃一拖就是一年多,時間進入1995年,廣州標致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廣州方面心急如焚,多次催促法方拿定主意,面對廣州標致的狀況帝寶產後護理之家|台中月子中心推薦,法國標致無動於衷,直到1995年12月,法國標致總裁加列維才決定親自到中國廣州來考察是否有必要。這是一次決定廣州標致命運的旅行。

北京之行使得加列維更加灰心,國傢計委對廣州標致給予的評價是:批量小、銷售不好、配件貴、維修服務差,希望廣州標致盡快解決眼下的問題,對下一步的發展不予考慮。

其實,在與廣州合資前,法國標致汽車公司已經存在嚴重的經濟危機。1980年到1984年期間,法國標致汽車由於經營不善,虧損已達15億美元,處於破產的邊緣。就在這時,經香港的關系介紹,法國標致開始與廣州洽談合資,法國標致希望擴大自己在世界尤其是在亞洲的佈局。但標致公司並不像德國大眾公司那樣,大眾公司種下一棵樹,等到樹長大瞭再摘果,所以他們註意給樹挖坑、施肥、澆水。法國標致壓根沒有想在廣州發展轎車工業,他們隻是想在廣州投一把機,撈一把算一把,自己分文不出,每年僅憑CKD就可賺取數億美元。在經濟極為困難的時候,與一個隻賺不賠的夥伴合作,標致公司何樂而不為?現在要擴大生產規模意味著要增加投資,把錢投在一個自己不看好的地方,這與撈一把的性質完全不同。此時的標致公司表現得猶如歐也尼葛朗臺,廣州標致的生死於自己無關,自己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加列維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他對中國汽車市場並沒有制定周密的計劃,至少在他看來,中國汽車市場還沒有重要到他認為的程度。因此,他寧可願意接受克萊斯勒在歐洲的工廠也不願意擴大在中國的合作。

法國標致是這樣一種態度,廣州標致的命運就可想而知瞭。

隨著市場形勢繼續惡化,廣州標致病入膏肓,虧損越來越大,到1997年,虧損29.6億,每天僅利息就高達120萬元,廣州的納稅人每天都要將幾百萬元扔進這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廣州也由此看到與法國標致合作絕無前途,這場同床異夢的“婚姻”走到瞭盡頭,廣州開始認真地考慮與法國標致“離婚”。

1996年4月27日,廣州市委召開會議,通過瞭由市汽車辦提出的《關於調整廣州轎車工業發展戰略的意見》,這個“意見”的核心是“更換合作夥伴,讓法國標致退出廣州。”時任廣州市委書記高祀仁在會帝寶產後護理之家|台中產後護理之家上談瞭三條:

1、廣州標致今後的發展將極為困難;

2、廣州應該有自己的汽車工業,應該充分利用廣州標致的基礎來發展;

3、廣州標致還可以繼續和法國標致談判,要求法國標致加大投資的力度,對現有企業進行改造,引進新的車型,研究做好銷售服務的工作。如果這三條中有一條做不到,就要下定決心更換合作夥伴。

1996年夏,原國傢計委工業二司副司長時任國務院機電辦主任徐秉金來到廣州,廣州市市長黎子流與徐秉金會面時稱,廣州決心與標致分手,現在正在與美國通用公司的歐寶公司談,希望徐秉金給以支持。徐秉金表示,法國人辦事太隨意,廣州標致拖到今天不死不活,應該堅決與他們分手,當斷不斷,反受其患。但徐秉金並不認可歐寶的產品。他向黎子流詳細介紹瞭歐寶公司的狀況:歐寶公司是美國通用公司收購的歐洲公司,為在中國爭奪市場,通用公司專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要把歐寶推向中國市場,歐寶車是一款適合歐洲市場的車,中國百姓的認知度較低,如果貿然引進,市場不認可,恐怕廣州經受不起第二次波折。

黎子流告訴徐秉金,廣州市政府對此也很慎重,除瞭歐寶外還在與日本的本田公司接觸。徐秉金認為,日系車設計精巧,中國市場進口車多,社會認知度高,日系車在中國又沒帝寶產後護理之家|台中產後護理中心推薦有合資廠傢,可以考慮和他們合作。但更換夥伴是件大事,應該取得中央的支持。

請神容易送神難。廣州方面要“離婚”,法國標致卻不同意。他們的算盤再清楚不過,你們的虧損與我們無關,但隻要雙方的合作關系存在,我就能繼續盈利。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廣州標致準備采取法律措施——申請破產,但多數人不同意這個辦法,因為當時廣州標致已經借瞭大量的貸款,雖然是合資公司,但絕大多數貸款都是由廣州方面單獨擔保的,由於虧損嚴重,廣州標致已經資不抵債,如果破產,法國標致仍舊不受損失,實際上破的是廣州自己的產。

此時廣州標致尚欠法國標致3億多元貨款,還有1500輛份CKD散件未付款,兩項欠款共計約5億元,破產後,廣州標致的殘值幾乎為零,這個結局對法國標致來說,不僅面子上不好過,而且很有可能影響其在法國的股票價值。經過向國傢計委匯報,決定采用國際慣例,由廣州市對廣州標致公司的資產進行清算並收購廣州標致公司中法國標致22%的股份,由於廣州標致已經資不抵債,收購價為象征性的“1法郎”。

可以想象法國標致接到廣州標致通知時的心情。法國標致堅決不同意“1法郎”方案。關鍵時刻,國傢計委、經貿委、機械部多次做工作,提醒法國標致不要因此而影響其它項目,這句話實際上是提醒法國標致在中國二汽還有雪鐵龍的合資項目。經過一番權衡,1997年3月26日,中法雙方草簽瞭“出資額轉讓合同”。但對於資產清算中,廣州方面究竟要給法方多少錢的問題上,雙方反復交涉,法方擺出不撈一把絕不放手的姿態,談判多次陷入僵局。雙方就這樣拖瞭半年多。

1997年,廣州方面已經開始與新聯系的合作夥伴接觸,但法國標致不走,新夥伴就無法進行談判。最後在中法兩國有關單位的斡旋下,法國標致與廣州各退一步,廣州方面為瞭早日與法國標致割斷糾葛,同意補給法國標致一筆錢,法國標致才同意以“一個法郎”轉讓其在廣州標致的股份,雙方終於有瞭一個徹底瞭斷。1997年10月31日,出現瞭本章開頭的那一幕,法國標致的代表與廣州市正式簽署瞭退出協議。
arrow
arrow

    qcq286cc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